【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探讨天下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观层面的契合性,可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 **价值导向上,天下大同的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蕴涵由个人修身修性到观照天下的价值实现路径 天下观中蕴含着如何认识自我与天下的关系问题。从理想情境来看,天下大同蕴含着个人理想的映射和对天下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概念虽具有多重面向,但都论及个人融入天下、通达天下的价值导向。在政治建构意义上,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以及“想天下之所想,立天下之所立,为天下之所为”;在伦理道德意义上,从姜尚“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到老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等等,无不彰显个人融合天下、观照天下的视角。无论是天下荣辱的责任观,还是兼善天下的道德观,都是个人“观”天下的思想结晶,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表述自我与天下关系的文化基因。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在《湘江评论》中写下:“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随后他又在新民学会上提出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宗旨,凸显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远大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理念不谋而合。其一,“天下”范畴的扩充与延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西方狭隘的地缘主义和传统自我中心主义,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世界”的整体表达,同古代“四海”“八荒”“九洲”等广义“天下”范畴相契合;其二,正是由于“天下”范围的扩展,个人对天下的观照更有必要。“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每个“个体”都通过“国家”链接到“天下”,形成“家国天下”的有机统一体,这与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关怀具有相通性。 **价值理念上,天下大同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社会终极形态上都体现对“和”的推崇 天下大同的核心理念为“和”,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天下”的问题。“和”的意涵之一是“和而不同”,承认并尊重彼此差异。如“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又如魏源“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费孝通提出了不同文明间的和平共处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然,“和”不限于政治语境中的表述,延伸来看,它还指向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集中体现于《大道之行也》当中。“大同社会”是“男有分,女有归”的自得其所,也是“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人际和谐,还是“万物并育不相害”的人与自然的和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亦体现对“和”的推崇。首先,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对人类价值多样性的肯认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实际诉求是实现“大同”的价值前提。其次,“共同体”不仅是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更是构建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彰显生态文明和人际和谐的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高站位,也是对传统“和”理念的当代诠释。 **价值秩序上,天下大同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蕴涵着“共治”“德化”的秩序规约原则 天下大同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蕴含着价值秩序的期望,回答关于“天下”如何运行与发展的问题。共同价值秩序的实现和运作需要持续建构,其认识前提是如何“共享”世界,“世界大同”的立意不再是一国一族之大同,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无外”将所有国家都纳入内部体系,所谓“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以天下观天下”的视野为提炼共享的价值观奠定认识论基础。如何“共建”“共治”则是推动理想秩序有序运转的必要考量。“德”与“仁”是古代实现天下共治的价值核心,如“谋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以及“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等。由此,“德治天下”成为共产党人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共享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立合作共赢的价值秩序提供了基本共识,也为实现“德化”“共治”提供条件。此外,以“共商”“共利”和“共建”思路打造和谐有序的“天下”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指向,如“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高质量发展平台,亚太经合组织谋求对话不对抗的合作形式等等。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天下观层面的价值主张,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者:陈红娟 吴迪(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